找到相关内容12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入唐求法:铸造新罗僧侣佛教人生的辉煌

    之一迦智山禅宗学派。   洪陟、惠哲两人和道义一样,入唐求法,并同样接受西堂智藏禅宗学说。洪陟创立了实相山禅门,惠哲则创立了桐里山禅门。   真鉴禅师慧昭贞元二十年人唐,至沧州拜谒神鉴法师,两人一见...,有的人数十年逗留唐朝,不仅在新罗,而且在唐朝也是众望所归。如真鉴禅师入唐至沧州见到神鉴大师,其形貌超然,识见非凡,寺院中传扬着“东方圣人,于此复见”,及“黑头陀”的赞叹声;无染禅师拜见佛光寺如满和尚...

    拜根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2767564.html
  • 五代后周人口和寺庙关系研究

    (烟台)   23,孔庙(曲阜)   24,太清宫[山东青岛)   25, 中岳庙(郑州)   26,嵩阳书院 (郑州)   27,开元寺(沧州)   28,宝云寺(河北衡水市)   29,龙兴寺(...巨野)   22,麻姑庙(烟台)   23,孔庙(曲阜)   24,太清宫[山东青岛)   25, 中岳庙(郑州)   26,嵩阳书院 (郑州)   27,开元寺(沧州)   28,宝云寺(河北衡水市)...

    柴树青 柴千军 柴有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97170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仪轨制度——殿堂

    访问中国,于淮阴兴国寺、沧州集善禅寺、北京大慈恩寺、苏州虎丘寺、吴江华严讲寺、余姚龙泉寺等佛殿,犹见三世如来之像(牧田谛亮《策彦入明记之研究》上《策彦和尚初渡集》)。  明代以后,伽蓝规制已有定式,故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1340493.html
  • 回鹘文《荀居士抄金刚经灵验记》研究

    翻译家胜光法师(Sïngqu Säli Tutung)译《金光明最胜王经》(写本发现于酒泉文殊沟,1687年抄写于敦煌)的卷首。内容讲沧州人张居道在温州做治中时,因女儿婚事而屈杀牛、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2143260.html
  • 佛教 [制度]殿堂

    与焉”(《金陵梵刹志》卷三)。明末嘉靖十九年(1540),日僧周良奉使访问中国,于淮阴兴国寺、沧州集善禅寺、北京大慈恩寺、苏州虎丘寺、吴江华严讲寺、余姚龙泉寺等佛殿,犹见三世如来之像(牧田谛亮《策彦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2243890.html
  • 《续比丘尼传》 初探

    从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她们的自尊与自强。比如清沧州憩水井尼慧坚,“戒律谨严,并糖不食,曰糖亦猪脂所点成也。不衣裘,曰寝皮与食肉同也。不衣绸绢,曰一尺之帛,千蚕之命也。供佛面筋必自制,曰市中皆以足踏也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0054574.html
  • 寒山寺导游词

    同姓同名的河北沧州人张继于1947年12月14日书写的。张继写好此碑,想不到第二天便碎然逝世,这幅墨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绝笔了。这块诗碑保存较好,现陈列在普明塔院内,诗的原件保存在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史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93962717.html
  • 从佛教大乘精神探讨习武价值

    明达《通备武学讲座》(第一讲- 第九讲)武林 2001 .1- 2001. 12  12.马明达 “铁肩侠胆燕山客 玉骨冰心沧州翁”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1997.3  13.孙正聿《哲学导论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0762748.html
  • 《广弘明集》记载隋安德王雄百官等《庆舍利感应表(并答)》

    德州沧州  观州瀛州冀州  幽州徐州莒州  齐州莱州楚州  江州潭州毛州  贝州宋州赵州  济州兖州寿州  信州荆州梁州  兰州利州潞州  黎州慈州魏州  汴州杞州许州  豫州显州曹州  安州晋州怀州 ...

    释道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12162822.html
  • 论陆游的佛教思想

    悦禅,只是为了渡过他那“心在天山”但却“身老沧州”的失意岁月。   陆游一生始终充满了浓烈的热情,始终不能做到遗忘世事,所以他也就始终都无法归于空寂忘我的佛教境界。诗人与佛教之间的这种距离,表明陆游...

    伍联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1770064.html